保存式鼻整型與結構式鼻整型的觀念與技術
以前的鼻整型手術:鼻中隔軟骨,是切得越大越好?縮鼻頭手術的鼻頭軟骨切除,切得越多鼻頭越小?縫的越緊鼻頭就會越小?其實太多的切除破壞,在多年後都會出現相當程度的問題。上帝給予人體的構造,很多是難以模仿複製的,因此能夠盡量保留鼻子的天生結構,但卻又可以獲得美麗的鼻型,是醫師手術努力的方向。
從多年前許醫師就已經體會到保留正常結構的重要性:來到許醫師手術的初次鼻整型的愛美朋友,許醫師會盡量用保存式鼻整型的做法,減少破壞鼻子的結構,但是對於天生歪斜、彎曲或是天生形狀不美麗的會加以改變。常常聽到很多朋友來信詢問說:之前的醫師說手術後不能取出,因為取出鼻子就會攣縮,這實在是因為在之前的手術上已經做了不可逆的改變,所以醫生自己都沒把握拿出來。許醫師幫忙了許多愛美朋友取出在他處醫師前次手術放的軟骨與假體,讓他們的心理壓力獲得釋放。
近年由歐洲以及美國幾位學者共同提出的保存式鼻整形觀念與技術,在國際會議上越來越被討論到,許醫師也是第一批去國外進修學習這一個觀念的醫師 (2018-11月在伊斯坦堡舉辦的第一屆保存式鼻整形會議,許醫師是台灣唯一一位參加認證的醫師)。醫學是在過去的經驗中不斷進步。2020年鼻整型手術界最熱門的趨勢是保存式鼻整型的觀念與技術:保存正常的鼻子結構,手術造成的破壞越少越好。保存正常結構多有兩個好處:一是併發症少,二是恢復較快。不過很多醫師目前還不太了解保存式鼻整型的關鍵技術:軟骨膜下剝離 (subperichondril dissection)。許醫師對於鼻整型的教育也有著期望,已經著手與幾位醫師翻譯一本英文原文書,未來將向專業的醫師介紹這個新觀念。
很多朋友在他處醫師的舊式手術觀念與技術上,初次手術就被切除了過多的組織,導致。對於第一次就切除了鼻中隔軟骨、鼻頭軟骨、敲鼻骨過多過窄,導致鼻型變形或是不滿意的愛美朋友,許醫師就會用結構式鼻整型的做法,來重建鼻子。就好像壞掉的建築物,要重新恢復原貌,就會需要用額外的材料 (很多會需要自體肋軟骨)。代表性人物就是美國的Toriumi教授,在重修手術上許醫師一直用這個方法幫助傷心的愛美夥伴們。
台灣有部分的醫師,很少去國外的學術會議交流學習,因此還在用8-10年前的技術,不斷的重複著以前的錯誤,從幾年前到最近半年某些醫師開不滿意的患者,到我的診所來依然是一樣的問題,表示好像多年來技術一直停留在原地。